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建设和协同发展研究
2023-10-19 14:43:56

2020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12月川渝两地政府印发了《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区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指出要以成渝双核引领相向发展,带动成渝地区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当前,高质量建设城市新区,促进新区与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协同发展,对于加快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发展定位



(一)国家级新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


按照获批等级来看,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属于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分别在2010年和2014年批准设立。

新区名称

成立时间

发展定位

重庆两江新区

2010 年 5 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等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成都天府新区

2014年10 月

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

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

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来源:2020年国家级新区总体情况概述:《 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20》


(二)省级新区是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新的支撑点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宜宾三江新区、南充临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陆续获批省级新区。

新区名称

成立时间

发展定位

宜宾三江新区

2020年2月

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

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和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

成都东部新区

2020年4月

加快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

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

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

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

南充临江新区

2020年7月

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

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

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

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

绵阳科技城新区

2020年12月

国家重要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

全国军民融合发展引领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来源:各省级新区官方网站


(三)跨省级新区肩负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要使命

2020年12月,四川省政府、重庆市政府共同批准设立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

新区名称

成立时间

发展定位

川渝高竹新区

2020年12月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

产城景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

来源:《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7个城市新区与中心城市关系密切、所处战略地位独特和具有综合性的城市功能,推进区域同城化发展,形成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重要部分,推动成渝城市群的加速发展,促成区域城镇空间的集聚性与连绵式组合发展。




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现状



跨区域协同是经济、科技发展到新水平,市场化发展到更高程度的必然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下和区域协同发展趋势下的重大战略,通过对成渝地区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和人才协同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当前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而为城市新区协同发展寻找未来重点和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政策协同已经成为成渝两地共识


根据调查显示,从协同活动的分布领域来看,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网络和生态等领域是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公共服务领域占比近4成,主要以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等协同行为为主。从协同活动的方式来看,成渝地区协同以共建项目、发布政策、签订协议等强连带关系为主,以交流互访、举办活动等为主的弱连带协同活动占比仅占三分之一。除了成都和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广安市在城市群网络中节点城市重要性越来越高,其次是宜宾,再次是绵阳,最后是南充。


从政策协同问题来看,成都与南充临江新区在政务、开放等领域协同发展合作还不多,与绵阳科技城共建西部科学城的政策协同仍有空间。重庆也与成都在消费、生态、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等领域的政策协同还不足,深化交流方式,强化交流互访、举办活动等方式占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不断促进协同关系更稳固,扩大协同规模。


(二)成渝两地在产业方向上趋同


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剖析,成渝两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仍然具有很强互补性,这是成渝两地形成错位产业布局和竞合关系的基础。成渝两地城市新区作为产业集聚主要集聚区和核心区,依托各自资源特色,差异化、特色化参与协同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调查来看,国家级新区两地产业协同度高、产业协同活跃,产业错位发展;跨省级新区正在参与重庆都市圈发展,产业正在日益发展为配套性产业集群;省级新区与周边毗邻城市互动较为密切,产业协同也最为活跃。


从产业协同存在问题来看,一是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大多处于制造业链条中低端。产业链协调发展存在着动力不足、区域合作意识不强、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重大科技设施共享共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二是要改造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协同不够。成都和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以平板电脑、软件产业、智能手机制造优势突出,绵阳电子信息零部件配套体系较为完善,南充特色装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较大规模,宜宾以新能源产业为发展重点,但中心城市与城市新区缺乏优势产业供应体系、配套体系和数字化转型生态。三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不足。成都形成了集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以及医疗美容于一体的医药健康产业,重庆中药产业特色明显,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优势也十分突出;绵阳在部分新材料领域已经形成规模,但省级城市新区新兴产业布局和培育与成渝和绵阳新兴产业协同不足,还未探索共建利益共享机制。


(三)成渝地区创新协同水平稳步发展


调查显示,成渝地区从2019年到2021年协同创新水平来看,2021年协同创新总指数较2019年增长20.01%。成渝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快速增长,2016到2021年增长110.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2.2个百分点。从创新能力评估显示,成都创新能力居全省首位,绵阳次之,成绵在4项一级指标及实力、效率两个维度均分列第一、二位;宜宾在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两个方面及潜力两个维度居前三位,综合创新能力位列第三。


从创新协同存在问题来看,一是核心城市重大创新平台数量偏少。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看,成都仅有2个,重庆仅有1个,明显少于北京(16个)、上海(9个)、合肥(7个)。从国家重点实验室来看,成都和重庆仅有10家,低于北京的79家、上海的32家、南京的18家、武汉的17家。二是研发强度存在较大差距。成都和重庆研发强度不如北京上海,2021年成都(R&D)经费631.92亿元,投入强度(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3.17%,重庆全社会研发强度为2.21%,比北京研发强度6.53%,上海4,21%。四川省域研发强度存在差异,成都不及绵阳和德阳,排名第3,然后宜宾第5,南充排13,广安排16。


(四)成渝两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调查显示,成渝城市群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强的吸引力,就业意向有所攀升,正成为海内外人才加速汇聚的创新人才高地。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的人才总量已攀升至587.6万人,重庆市突破565万人,2021年全国城市中高端人才占比数据来看,成都市占比为4.04%,重庆市为2.82%,两市中高端人才占比在全国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八位,人才占比总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留学背景人才占全部人才比例中,成都市占比位居前列,成渝两地的占比总量超过了2.5%。


从人才协同存在问题来看,一是中高端人才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电子、通信、硬件和汽车、机械制造行业作为两地的特色产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国家级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居住条件良好,吸引人才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他几个城市新区,成立时间不久,由于尚处在建设初期,交通和基础设施还在发展初期,对人才吸引存在一定限制因素。二是成渝中高端人才和留学人才占全部人才占比不及北上广深。对比“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国际影响力等人才吸引因素以及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
高质量协同建设城市新区加快形成成渝新发展格局



城市新区是成渝积极回应、主动跟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成渝的“压舱石”。高质量协同发展城市新区,有助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发展格局形成,打造陆海统筹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窗口,形成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城市圈建设示范模式和示范路径。


(一)以拓展政策协同重点内容为导向,推动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联动整合


争取国家支持,推出一批“标杆性”重大举措。探索推进在成都或重庆国家级新区设立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对标进博会、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力争得到国家层面支持,在成都、重庆两市省级城市新区轮流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博览会。


推进成渝核心城市与省级新区协同,突破城市发展空间局限。高水平高标准高能级地建设好省级新区,努力在枢纽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经济人口承载能力、新区开发模式等方面加快突破。


加快都市圈发展步伐,缩小新区与毗邻城市发展差距。以协同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人才流动、区域政策为着力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内在动力,探索加快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加速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缩小城市新区与毗邻城市发展差距。


(二)以优势产业协同建设为支点,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城市新区产业协同先行示范区


共建产业供应体系、配套体系和数字化转型生态。推进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产业聚集区“两图一表”深度对接,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精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探索园区共建、招商共引、税收分层等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城市新区共同打造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设备维护等多场景应用。


推进与不同产业技术特征和分工特征相适应的协同模式。城市新区依靠成都、重庆两地大型骨干企业作为区域产业协同的“链主”,推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高端装备等技术含量高、模块化程度高、供应体系复杂的产业,形成若干产业集群。以城市新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载体,布局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不断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在多个城市新区多点布局食品饮料、轻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参与协同发展。


(三)以制定中高端人才专项协同政策联动机制为抓手,促进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人才柔性流动


扩大中高端数字人才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 数字经济人才是就业的主力军,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除了高薪以外,增强企业和城市的文化氛围、居住条件、交通便利程度,以满足年轻人的新要求,同时需要城市新区与毗邻地区建立专项政策,不断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


促进中高端人才在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自由流动。加强双城经济圈内中高端人才制度衔接,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联合共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制定双城经济圈联合开展劳动保障监察、调解仲裁等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办法。引导当地中高端人才返乡创业,在城市新区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深入开展中高端人才返乡创业试点,建设中西部中高端人才工返乡创业示范区。


(四)以构建重大平台协同联动机制为契机,共建双城经济圈城市新区跨区域科研平台


依托重大平台推动产业在区域布局上高度聚集。充分发挥重庆、成都西部科学城和绵阳国家科技城等创新资源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在城市新区促进高端要素综合集成,激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力,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完善城市新区创新要素服务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在城市新区和毗邻城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在城市新区发展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城市新区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快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升级支撑平台。聚焦成渝城市新区各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在城市新区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农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产业发展急需的转型支撑平台,加速构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动能。



作者简介


郭雪飞,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