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升“极”!
2021-03-04 10:31:37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月24日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网1

作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此次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4极之一,被提及多达5次。

(一)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3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

(二)加快构建6条主轴。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拓展4极辐射空间和交通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我国综合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和国内国际交通衔接转换的关键平台,充分发挥促进全国区域发展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重要作用。

(三)加快构建7条走廊。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的辐射作用,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建设京哈、京藏、大陆桥、西部陆海、沪昆、成渝昆、广昆等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优化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的主骨架结构。

(四)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五)推进重点区域交通运输统筹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工程,自同城化工作启动以来,始终把综合交通“同城同网”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先导和支撑,按照“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思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交通网络,推动形成“一圈、一群、一体系”。

(一)全域快速通勤交通圈。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高速公路、快速路规划布局为基础,形成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高快速路网互联互通的空间格局,实现都市圈轨道交通半小时、高速公路1小时通勤圈。成都至德、眉、资分别形成“13轨9高13快”、“8轨7高16快”、“9轨3高9快”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布局形态。形成都市圈两环十七射轨道交通网、3绕17射高速公路网、2轴31线城际快速路网。

网2

(二)国际枢纽门户集群。构建以全球性航空枢纽、国际铁路港为核心,“四主三辅多点”铁路客运枢纽体系、“2+4+N”铁路货运枢纽体系、“四港六中心”国家物流枢纽体系为支撑的国际门户枢纽集群。

(三)构建交通协同治理体系。建成同城化交通体制机制创新样板区,抓好三大关键:一是运输服务提质增效。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进铁路公交化,积极推动交旅融合发展。二是推动数字赋能交通建设。积极推广智慧交通设施、新型能源设施建设,形成新型轨道产业集群和新型监测服务网。三是健全区域交通协调治理机制。共建形成都市圈交通运输规划共绘、市场共管、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