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两会”深观察①|冯奎:经济总量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3,成都都市圈改革的“齿轮”如何转动?
2024-01-26 13:58:50
编者按:

1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24年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牵引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川渝“一盘棋”,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强化“四个功能”推进协同发展,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大文章,以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布局优化和发展能级提升。其中提出,推动成都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
从都市圈发展角度看,2021年11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规划,那么成都都市圈发展有何突破,又该何为?成都都市圈从起步期到成长期,推进改革的方法、经验及成效带来哪些启示?红星新闻邀请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撰文分享他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 冯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


成都都市圈是一个值得深入观察和研究的案例。2023年12月1~3日,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12位教授、研究员,到成都都市圈进行了一次考察。这次考察后大家进行了专题研讨,笔者和所有专家印象最深的是,成都都市圈改革的味道浓,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展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成都都市圈推进改革的方法、经验及成效带来的一个启示是,都市圈改革具备条件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之一。
城市群都市圈“扛硬活”
新一轮改革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十几个主要的城市群和数十个都市圈是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建设有效有力的支撑面。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力的主要载体;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逐渐成长为中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其他如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哈长、呼包鄂榆等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和带动力量。可以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落实到区域这一层面,首先就要求城市群都市圈“扛硬活”,要有城市群都市圈之外区域更快的增长速度、达到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
在成渝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由与之紧密联系的德阳、眉山、资阳共同组成的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在四川全省超过45%,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一定意义上讲,西部经济发展要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经济圈发展也要看成都都市圈的体量、分量、含金量。
这次调研,我们看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成都都市圈。成德、成眉、成资产业带正在“隆起”,初步实现了“点的突破、圈的链接、区的协同、极的联动”。德阳、眉山、资阳与成都资源高度互动,开展“飞地孵化”、引成果促进产业转型、按成都标准丰富功能延伸、用成都渠道开展科技招商、以成都理念提升服务能力,这三个市的能级都有显著提升;而成都有了更广的腹地支撑和更强的资源统筹能力,在双城经济圈的作用更加突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势能更强、冲高的底气更足。
大中小齿轮转起来
新一轮改革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实现的路径就是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层次突破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各项制度规则。
在全国层面,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大齿轮”要转动起来,就十分有必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支持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将统一大市场的“中齿轮”“小齿轮”转动起来。
这次在成都都市圈考察调研,我们看到改革创新的案例,如同一个又一个不同类型和尺度大小的改革“齿轮”正在转动。
比如,在工作推进方面,现已建立起“省同城化领导小组统筹、省同城化办公室协调、省直部门指导、四市主体推进、专项合作组联动”这样五级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多层次工作机制;在优化发展格局方面,成都、资阳申报的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已获批,成为跨市级区域共同申报的临空经济区;在立法推动方面,四市人大常委会同步表决《关于加强区域协同立法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我们考察得到的体会是: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的一体化以至同城化,完全可以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标准、规则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先动起来,有更多创新更多突破,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特色化、竞争力。
改革的复杂性与回旋空间
新一轮改革,要求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各项任务的全面推进。
城市群都市圈位属国民经济这一系统的“中观”层面,在国民经济的系统构成中具有枢纽性作用和地位。同时,城市群都市圈依托于省、市(县区)行政层级,但又具有经济区的性质,是蕴藏强大生产力的新型系统。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在城市群都市圈区域开展系统性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在此次调研中看到,成都都市圈规划在获批以来完成的同城化发展建设案例,分布在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八个方面的阶段性任务。
大家的突出感受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既位于八方面任务之“中”,又是实现所有其他各项任务之“头”。特别重要的是,在城市群都市圈中推进改革,与在单一市县推进改革相比,有鲜明的自身特征。一方面,城市群都市圈的复杂性为改革增添了难度;另一方面,城市群都市圈又为改革得以实施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充分的落地实施条件,这有利于形成一些系统性改革的“闭环”。比如成都都市圈创新探索公共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平台交易,就是充分利用了成都的能级地位,同时又发挥了德阳、眉山、资阳在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倘若缺乏一个系统的改革环境,只在德阳、眉山或资阳甚至更下一个层级的范围内,就无法推动资源交易价值最大化。
成都都市圈发展经历了“起步期”,现已启动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比如调研中一些专家提到:四川省和四市共建的都市圈治理架构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何将其做得更实,并且推广到国内其他都市圈?包括这些在内还有不少问题,都期待成都都市圈贡献更多改革经验和创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