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发展助力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2023-08-02 11:03:52
本文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成都都市圈人口发展状况以及影响都市圈未来发展的主要人口因素,并基于人口视角提出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助力成都都市圈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


一、

成都都市圈人口发展现状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成都都市圈2020年常住人口达2965.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5.4%。相比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区域常住人口增加了超过540万人,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增加了5.3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成都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


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2093.8万人,占成都都市圈总人口的70.6%,成为全国第4个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城市和超大城市,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超大城市。


而德阳、眉山、资阳三市的常住人口仅分别占成都都市圈的11.7%、10.0%、7.8%。


与2010年相比,成都与其他三市在人口吸引力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十年间,眉山市常住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德阳、资阳二市常住人口分别减少了16.0、25.9万人;而成都市的常住人口增加了581.9万人,在成都都市圈中的占比也增加了8.3个百分点,人口聚集程度进一步提升。


二、

影响成都都市圈未来发展的主要人口因素


(一)人口迁移流动将继续成为成都都市圈未来一段时期人口规模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前,包括成都都市圈各城市在内的全国主要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市容纳了全都市圈70%以上的常住人口,其总和生育率仅为1.0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更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总人口较上年减少8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中国已正式步入人口转变完成后的“人口负增长时代”。同时,从全国看,人口流动的动能在持续扩大,以成都市为例,2020年成都流动人口超过845万人,较2010年增长一倍以上。


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将使相应区域的人口流动迁移变得更为便捷。未来,人口迁入迁出、人口回迁等迁移流动因素将对成都都市圈人口规模等变动产生重大影响。


(二)成都都市圈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未来劳动力人口、特别是青年劳动力人口可能面临短缺


目前,成都都市圈总体上常住人口老龄化态势比较严峻,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在四个城市中,仅成都市老龄化程度与全国水平接近;而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均已超过20%,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同时,通过对“七人普”数据进行分年龄组分析,发现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中45-54岁年龄组别常住人口占比较高,在未来十年左右很可能会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叠加整体人口自然生育率处于低位,劳动年龄人口面临变老、变少预期和短缺风险。


(三)德眉资三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将对成都都市圈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成都都市圈“七人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70.3%,显著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56.7%),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9%)。但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9、13.8、22.6个百分点;四川省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成都市在全国超大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该指标相对靠后。


此外,全省除了成都市这一个超大城市外,只有4个Ⅱ型大城市,尚无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城镇体系并不完善。引导人口在各级城市之间、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之间、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与分布,将对区域未来人口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成都都市圈内部德阳、眉山、资阳三市,以及四川省其他城市,甚至重庆等周边其他省市区域未来城镇化的水平与发展质量,对成都都市圈未来人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

基于人口视角促进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成都都市圈是全省经济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基础性要素的人口在过去一段时期持续聚集,成为成都都市圈地区历经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成都都市圈人口总体上面临长期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在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教育质量、人口城镇化等多方面与成都市差距显著,人口有效聚集不足。


因此,基于上述人口问题与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助力成都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通过产业协同布局增强人口合理分布和有效聚集,促进德眉资高质量发展


一是协同构建跨区域的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航空航天产业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产业领域,以“三区三带”发展规划为重要抓手,联动成都、德阳两市,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联动成都、眉山两市,协同发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携手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联动成都、资阳两市,推动临空经济区产业建设,协同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二是建立高效利用资源的跨区域引导机制。规划部门应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从整体考虑成都都市圈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适当缩短产业链条,编制实施针对细分产业链的产业集聚规划方案,强化不同产业在都市圈内部不同区域的空间集聚和产业链稳定,构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是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融合、衔接的分工格局。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也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水平建立、建强一批服务成都都市圈产业的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成都市高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形成“总部+基地”“研发设计在成都、生产制造在德眉资”的协同发展分工格局。


(二)通过产业链升级、大学和职业教育提质增强人口素质,促进都市圈人口素质红利释放


一是对都市圈重点产业持续建圈强链、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产业的聚集能够促进人才的聚集,而人才的聚集又会反过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应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不断建强产业圈、强劲创新链,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过程中,持续吸引和壮大产业相关各类人才。根据都市圈重点产业方向和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清单,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吸引相互借力、相辅相成。


二是进一步支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在成都都市圈开展。继续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加强国际视野和与新兴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政府加大支持职业院校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力度,加强对职业培训、社区服务、特殊教育的投入,统一都市圈内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联合开发区域特色教程,建立都市圈内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就业促进统一平台,着力提升都市圈人才培育培训质量。


三是综合提升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得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医联体等具体途径,推进都市圈卫生医疗等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提高都市圈整体医疗卫生条件提升。推动都市圈内部四市在社会保障、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达成有序衔接。在都市圈内建立有序开放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协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都市圈的自由充分流动。


(三)通过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平滑未来劳动人口短缺风险


一是要加大对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聚焦成都都市圈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产业互联平台,构建产业升级支撑,支持都市圈内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方案服务商、高校科研机构等围绕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方向建立协同制造赋能平台与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政府加强对新基建引导带动,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稳妥推进、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领域,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打造“智慧都市圈”,加强跨区域新基建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区域数字化平台,发挥数字化对跨区域协同创新加速作用,推动都市圈政务服务数据、图书信息资源等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利用、便利共享。


二是要提速区域内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营造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的都市圈整体氛围和工作机制,以保障劳动所得为重点,把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建立和完善都市圈范围内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立和完善全域针对技术成果转化的公开交易与监督管理体系。扩大都市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对要素交易平台治理和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规范。


三是深化对内对外合作开放。健全协同合作制度,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的区域合作新机制,建立健全都市圈利益共享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推动构建成都都市圈一体化市场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梳理总结其在制度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协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经验,促进都市圈开放政策复制推广。促进都市圈开放性平台功能协同共享,推动成都超算中心、自贸区、天赋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服务功能向都市圈全域延伸,促进区域内功能开放,提升全域对外开放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