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江堰灌区看天府粮仓| 第三站眉山→通济古堰滋养“东坡大米”
2023-06-15 15:04:48

水泽万物,生生不息

顺着来自都江堰灌区的通济堰水一路南下

来到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

一望无际的秧苗,青翠欲滴,迎风摇曳

这片“产粮宝地”是

全省最早一批

开始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的区域

去年以其为核心的东坡区水稻亩均单产最高达780.2公斤


6月11日,由四川省同城化办、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承办的“从都江堰灌区看‘天府粮仓’”直播节目聚焦 “天府粮仓”首提地眉山市,锦观新闻视频号、百家号、优酷、腾讯等多平台同步直播。

第三站:眉山



长效化管护

人才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


6月11日上午8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7组组长兼耕地保护“网格长”杨利红骑着电动车出了门,提前去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巡一圈,确保没问题后再去上班,日复一日,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记者在永丰村走访发现,当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目前,永丰村已将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责任细化到组,落实到田间地块。


村里的12个组长兼“网格长”,加上负责巡耕地、巡治安的巡逻队,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监管到田的耕地保护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广大农民,也要靠农业专家。”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这些天都在为永丰村物色优秀人才而忙碌。


俗话说,筑巢才能引凤。除了正向全国招聘乡村CEO外,永丰村里的东坡永丰水稻科技小院、水稻专家大院、蔬菜药材科技小院、农技推广科技小院等一个个科技小院、专家大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相继投入使用,共同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护航。


高标准建设

三季轮作探索种田新模式


“今年我们新增耕地239.49亩,稻田总共达到约6000亩。”53岁的永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李雪平已种了大半辈子的粮食,望着绿油油的秧田,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种粮积极性高,我们通过搞稻—菜—菜和稻—药—菜轮作,平均每亩纯收益达到2000多元。”


结合高标准农田优势,推广三季轮作,不但保障了粮食安全,提高了粮食品质,也让村民的口袋更鼓了。提起“稻—菜—菜”三季轮作模式,前来查看水稻生长情况的种植大户邵国东对此赞不绝口。从最初只种水稻,到如今一年有三季作物丰收,轮作模式成为邵国东致富的“金钥匙”。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永丰村的实践,折射了四川积极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