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平方公里边界地带消弭试验(案例一二三)
2020-12-24 11:39:39

640-7

在青白江搭乘中欧班列(成都),广汉的精密零件穿越亚欧大陆踏上欧洲腹地;化解同质化竞争,什邡与彭州的川芎有了共同的品牌,将通过天府中药城打开更广的领域;在中江凯州新城制造生产,再从成都营销辐射到全国市场……伴随着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成德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步伐日渐加密。


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德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加快融入成都主干发展指明了方向。


7月30日,中共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德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要聚焦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深化广汉—青白江、什邡—彭州、中江—金堂等边界试验区建设,理顺市区两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共建、项目统筹的成本分担和财税利益分享机制。


“擦去”行政边界,以市场为纽带,交界地带共绘同心圆。成德交界地带规划超3000平方公里融合发展区,深化边界试验区建设的探索拉开巨幕。

青白江区 广汉市



成德同城化重要支点

打造临港经济区核心区


几天前,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和德阳市广汉市行政审批局再度联手,正式启动青白江广汉跨区域通办第二批事项37项,加上第一批实施的33项通办事项,两地实现跨区域通办事项共70项,推动跨区域通办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

640
进一个大厅,办两地事项。今年以来,随着成德同城化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不断加深,成都青白江区与德阳广汉市两地居民不再受户籍地、居住地、经营地等区域限制,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就近进行申请材料递交和证件领取,享受“同标准、无差别”的服务,不需要再跨地区跑腿办证。

“青白江广汉人员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双方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广汉市相关负责人看来,作为“邻居”,青白江、广汉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与日俱增,两地群众异地工作生活、企业跨区域经营活动日益频繁,交界地带的“跨界”融合,将助推两地在成德同城化发展背景下抢抓时代机遇,实现同频共振。

青白江与广汉的同城化发展是成德同城化的首要支点,也是关键衔接点。今年3月30日,青白江区与广汉市共同出台《青白江区—广汉市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拟定两地融合发展协调事项26个及项目17个。两地将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纽带,探索一体化运营模式,打造成德临港产业经济发展带;以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纽带,整合两地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配套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助力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两地将充分发掘和利用两地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在两地的优化配置、合理流动,持续推进开放合作、产业转型赋能、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建设协同联防,着力打破行政壁垒,推动两地融合发展、错位发展、成链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将协同打造临港经济区,鼓励广汉外向型产业借助成都国际班列“走出去、引进来”。着力把青白江和广汉交界地带打造成为临港经济区核心区,进一步推动区域发展环境改善,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实施科技和制度“双轮”驱动,加大区域内政策出台力度,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撬动更多资本和技术转移到区域内来。探索建立广汉市与青白江自贸区放管服和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改革创新机制,推进广汉进出口企业享受青白江自贸区放管服和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融入蓉欧自贸区协同发展格局。同时,建立两地全方位招商合作共享机制,实现项目信息流转、招商资源共享,达到两地在主导产业和功能区的划分定位上错位发展、相互配套、集群发展。共建共享南向通道,鼓励广汉参与合作共建南向通道战略联盟。通过两地政府间合作方式,建立补贴共担机制,推动全省形成上下一盘棋的“东盟+”战略格局。

640-8
聚焦“统筹推进”,当前,广汉市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德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交接地带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制定交接地带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运行规则,进一步理清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执行。对标省市工作要求和任务清单,形成2020年度任务清单17条,并逐一明确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深入对接《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青白江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德阳高新区总体规划》;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规划4平方公里外贸型产业区,建设铁路港临港产业协作区,推动区域适铁产业成链成群发展。交通方面,广汉市与青白江区推进6条城市道路对接,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连接青白江城区的主干道玉璋路已开工建设,玉璋路南段具备通车条件;其余5条道路已于7月正式启动建设,计划2022年通车,将构建起10分钟都市经济圈。城市建设方面,高标准建设“凤凰湖·三星湖”公园城市示范区,三星湖1、2号湖挖方70%,3号湖基本成型,力争年底实现蓄水。公共服务方面,深化“大港+人才联盟”合作,已与青白江区、新都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9场,共组织企业328家,提供岗位7567个,达成聘用意向1276人。与新都区签署人力资源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在技能人才培养同城合作、求职招聘信息同城共享等11个方面加强合作。行政审批方面,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第一批纳入事项达33项。同时,还与青白江区、新都区在党建、宣传、教育、卫生、司法、综合执法等方面开展了积极交流合作。


彭州市 什邡市



彭什“联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壁垒

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



“走!去地里再看看。”深秋的晨露有些浓重,田间的夏粮早已收获完毕,取而代之的是刚“探”出头的川芎新芽。尽管现在并不是川芎生长管理的关键时期,德阳市什邡市马井镇的村民代光明却很上心。今年是按照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新标准种植的头一年,从种植到产销全流程都有统一管理,这让种了大半辈子川芎的代光明感觉浑身是劲,更为惊喜的是,今后彭州与什邡两地还将共同以“西蜀川芎”品牌,依托天府中药城成熟的平台与机制,打通川芎全产业链发展。“抱团组合优势互补,明年收成一定能翻番!”

640-9


让代光明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正是彭州与什邡两地交界地带,基于两地地理资源和基础条件“结盟”,共同打造的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园区位于彭州市敖平镇与什邡市马井镇交界地带,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0万亩,产量约5万吨,产值超10亿元,辐射带动区面积约20万亩。该区域是天府中药城的核心种植区。2019年,天府中药城川芎全产业链产值为46亿元。园区依托天府中药城延伸生态链、创新生态圈,做强做优“育种研发、种植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川芎产业生态圈核心功能,打造“西蜀川芎”品牌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努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带来的改变,只是彭州什邡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彭州与什邡,山水相依,道路相连,具备开展跨区域资源转化合作的地缘优势、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及省委、成都市委、德阳市委关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把握机遇、凝聚共识,进一步协调共享、互补发展,彭什两地达成了彭州市—什邡市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成德同城化发展要求,彭州市、什邡市共同协商确定位于两市交界地带的试验区规划面积为1631.47平方公里(含彭州市1015.04平方公里、什邡市 616.43平方公里),为彭州市—什邡市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主战场。

“联姻”后的彭州与什邡频繁“走动”。

立足彭州市—什邡市交界地带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比较优势,两地在两市交界地带部署发展彭州市—什邡市跨区域资源转化合作试验区,规划“一核两组团”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包括“启动区”濛阳新城—马井新城联动发展区及龙门山生态旅游康养联动发展区、天府中药城—天府蔬香协同发展区。

目前,两地市级部门、交界地带乡镇已多次对接,两地围绕空间布局、基地建设、专业生产、规模经营、品牌建设等领域稳步推进“同图作战”,稳步打造集“种养循环、农旅融合、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动成都二绕三绕经什邡连接线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梳理好“断头路”“瓶颈路”打通任务时间清单,确保建成更多快捷的互通道路,顺畅彭什交通区域路网。

“服务同城”也是两地合作的核心。加快推动教育卫生协同,签署《彭什教育协同联盟框架协议》,两地20所学校建立联盟关系。两地深入开展跨区域通办行政审批服务,首批涉及税务、公安、卫生等通办事项43个。成功开通什邡至成都地铁5号线摆渡车、地铁3号线“定制小巴”,城西快通建设加快推进,彭州接驳后将增加西向通道,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合会商机制、人民渠跨界河流污染防治联合会商机制,签订《彭什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共建生态保护绿色谱系。


金堂县 中江县



以淮州新城和凯州新城为核心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复工复产以来,订单生产都处于饱和状态。虽然前期疫情对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照这个状态,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去年,突破2.5亿元左右。”刚回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亚度家居行政总监王显敏的电话又响了。见证了公司从一个不足5000平方米的小工厂发展为超100亩的智能家居制造产业园,王显敏知道,一切的变化都由从成都“出走”开始,又与“回到”成都有着密切关联。

640-10


2013年,为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亚度家居从成都双流区东升镇龙桥工业园迁入位于德阳市中江县的凯州新城。伴随着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在德阳凯州新城政策支持下,亚度家居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全品类家居智能制造生产企业。“虽然生产基地在德阳,但成都依然是我们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重要营销中心。”王显敏介绍,去年,仅成都一地的销量就占据了企业全国市场份额的1/5。“把生产基地搬到德阳,将营销中心留在成都,这是公司转型成功的关键一步,不仅便于业务开发,还为企业节省了至少20%的成本。”

逆势上扬的数据不仅验证了企业的决策,也成为当前全省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深入推进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时代背景的一个有力证明。

金堂县和中江县地域相邻、人文相亲,为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成德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两地签署了《金堂县—中江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正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全面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共兴共赢、开放平台合作共建、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干部人才交流互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促进两地经济社会紧密融合、同城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640-11


根据实施方案,金堂县、中江县交界融合地带发展以淮州新城和凯州新城为核心,规划面积约为1138.92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努力打造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优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同城化发展示范区。金堂县—中江县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区将着重开展六大重点任务,加快交界地带规划编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共治、区域公共服务共享、区域社会治理融合化发展。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领域规划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1139.93亿元。

合作加深以来,中江正积极对接成都“东进”战略,赴成都东部新区洽谈合作事宜,就成都东进战略涉及的规划、交通、产业等领域进行沟通对接。成德同城化规划编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江13个重点项目建设和两地重大事项有序开展。中江县交通局与金堂县共同对接省级相关部门、设计单位等,共同争取将成都至三台城际铁路纳入成巴高铁项目一并研究、争取纳入“十四五”规划范围并尽早开工建设;多次研究成都外环线铁路路线走向、站点设置等事项等项目,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将金简仁快速通道北延线纳入“成德眉资同城化”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范围。金堂淮州新城、中江凯州新城也将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达成战略合作。中江县人社局与金堂县人社局签订《人力资源供需共享战略合作协议》,为中江打造优质劳务产业、助力城市经济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不断推动“成德眉资”人力资源供需共享战略合作向纵深发展。中江县农业农村局一行到金堂县农业农村局对接洽谈,并就产业区域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交流。双方初步确定拟签订《农业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先期推荐打造中江一金堂蔬菜(食用菌)保供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