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助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创新共同体建设提质增效
2022-11-23 16:37:58

2021年11月29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规划》提出,构建都市圈区域创新共同体,对于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区域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要依托省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基础资源、大型科研仪器和工业设备向企业开放共享。


自《规划》印发以来,成都都市圈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入,成德眉资四市共同签署了《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协议》,收集汇编四市科技创新资源平台超过2000家,促成科技合作项目签约18项,意向合作项目10余项,涉及合作金额超过2亿元;圆满完成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建成全省首个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已签署协议加快推进;成都“科创通”平台,向德眉资区域延伸服务,协同建成成都“科创通”德阳分平台,眉山、资阳分平台建设方案完成优化正在实施;四市联合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试点,出台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四市共商共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已然成势成效。

图片
一是助力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

成都都市圈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对首次认定或期满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不断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截止目前,成都都市圈共组织715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德资三市共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38家。其中,德阳市出台《德阳市新经济企业认定办法》,首批遴选市级准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3家、种子企业113家。眉山市印发《眉山市激励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创新发展后补助实施细则》等6个奖补实施细则,拟兑现2021年奖补资金2100万元。

二是助力创新平台量质并举

通过与全国高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都都市圈在创新平台量质并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都都市圈现有重点实验室152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10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6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3家(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46家),众创空间227家(其中国家级57家,省级75家)。其中,成都市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德阳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先后与上海交大、中科院、中物院、四川大学等全国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产学院等合作平台70余个。

三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

成都市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成投运,建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5个、各类市级以上双创载体273家,在孵企业、团队超1万个。德阳市推动德阳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投运,重庆大学—东方电机清洁能源电力装备联合研究院挂牌,促成中江凯州新城与重庆大学共建德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旌阳区与四川大学共建德阳旌阳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眉山市今年新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2项,登记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15.8%。资阳市推动市政府与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全市30户余企业与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技术合作关系。

四是助力科技体制稳步改革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印发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西南交大、成都理工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眉山市人民医院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改试点。持续推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出台“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管理办法。截止目前,聚焦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德阳市征集重大攻关需求,发布榜单16项,榜单金额4455万元,成功揭榜并立项9项,揭榜金额3369.92万元,助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成都市征集重大攻关需求,发布榜单3项,榜单金额1100万元,西南交大等4所高校入选国家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