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产量累计突破6亿千瓦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成全国首家
2022-06-16 09:28:55

东方汽轮机自主研制的

国内首台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透平机组

在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并稳定运行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投运

实现世界上首次压缩空气零碳发电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从主体工程开工至正式投产发电仅用时48个月

体现了东方电机在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安装服务

和设备调试的极高水平


……


近段时间,从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里传来不少好消息。据悉,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中德阳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硅电池生产基地。2021年,集群拥有能源装备企业2686户,其中规上企业766户,同比增长1.3%,实现产值2050亿元,同比增长2.4%。



►►►

产业协同 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近日,成都三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将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高端制造、技术支持、人才聚集、市场服务等于一体的研发中心和人才中心,成为三环集团在西南地区的电子元件研发智造产业新高地。它将与德阳三环生产基地形成互补。


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德阳,这是成德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成德眉资同城化推动下,成德两地强化产业协同、政策协同。相继出台《成德同城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成德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等9项规划,构建“研发+转化”“总部+基地”产业互动新格局。


目前,成都成量工具、成飞电子科技、攀钢成都钒钛等512户企业为德阳东汽、东电、国机重装等重点企业提供产业配套。而国机重装、凌峰航空、宏华石油等190余户企业为成飞、成发、中石油西南公司等350余户企业提供配套。龙蟒、英杰电气、东方水利等37家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机构。


同时,成德两地还共同研究制定了《培育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加快推进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发展,集群在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拥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国重器”。


“国机重装具备超大型、高精度极限制造能力,自主研制了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和断直面弧形特钢板坯连铸装备。东汽十年磨一剑,成功掌握G50F级重型燃机的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填补国内重型燃机技术空白。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产量全球第一。东方电气研制了“华龙一号”、CAP1400国产第三代核电机组,以及亚洲最大的13MW海上风电机组和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近3年来,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攻克424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68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1项填补国内空白,131项重大技术装备获得国家、省首台套认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

全国首家 发电设备产量累计突破6亿千瓦


6月3日,由东方汽轮机自主设计制造的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产业升级焦化配套干熄焦余热发电汽轮机组顺利并网投运,各项指标优异。该项目的顺利投产将持续引领焦化行业的二次能源高效利用,开启低碳环保的新篇章。


据悉,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以来,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储能、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积极推动集群培育壮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目前,集群拥有东方电气、国机重装、通威太阳能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能源装备企业,已形成以先进水电、清洁火电、高端核电、大功率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以燃气轮机、生物质发电、储能装备为辅,相关材料和零部件企业配套的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发电设备产量累计突破6亿千瓦,成为全国首家突破这一指标的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石油钻机累计出口608台(套),居国内第一。2021年,集群拥有能源装备企业2686户,其中规上企业766户,同比增长1.3%,实现产值2050亿元,同比增长2.4%。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纲要提出‘建设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目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主动融入‘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主动适应‘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说。


据悉,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动下,目前,两市已经开始布局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成都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光伏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力争锂电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氢能高端装备产业实现自主化、集群化,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而德阳已拥有以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为主的“源”端装备;以先进电网装备为主的“网”端装备;以充电桩、节能电动机等为主的“荷”端装备;以抽水蓄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电池等为主的“储”端装备。力争2025年,清洁能源装备产值突破1000亿元。